老人受胆结石困扰数十年,386克大石头创单个桥袢结石世界纪录
胆结石病人做了胆肠吻合手术后,体内会多出一个其他人没有的“部件”——桥袢。就是在手术中取一截空肠替代病变胆管,作为连接胆道和肠道的“桥梁”,这个“桥梁”在医学上被称为“桥袢”。由于个人体质、手术方式等复杂原因,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结石复发。
目前,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团队为一名术后结石复发的八旬老人,取出一个重达386克的超大“石头”,创下单个桥袢结石重量的世界纪录。

▲患者(左)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
80岁的谢爹家住湖南益阳,饱受肝胆结石困扰数十年,曾在当地医院做过胆结石手术。2024年12月,老人出现寒战、发热、面色发黄、拉黑色大便、头晕等不适,在当地医院检查后怀疑是胆道出血。为寻求进一步治疗,于2025年1月9日住进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五病区。
王永刚副主任医师团队进一步完善检查发现,老人肝胆管内充满结石,还有严重的胆管炎和胆道周边静脉曲张;因长期胆道出血,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进一步检查还发现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手术,患者可能因血栓脱落造成致命性肺梗死。

▲吴金术教授等查看患者术后情况
1月18日,介入血管外科专家为老人在局麻下施行下腔静脉造影、滤器置入手术,畅通下肢血管,消除了肺梗的隐患。老人于1月21日出院回家过年。
▲首席专家吴金术教授查看患者术后情况
2月3日,谢爹再次入住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五病区寻求手术治疗。首席专家吴金术教授与王永刚副主任医师等详细讨论后认为:患者高龄、心血管功能不全,加上胆道感染、出血及胆道周边静脉曲张,术中随时可能因为出血导致生命危险。但如果不及时手术,随着病情进展,老人将因败血症及肝脏、心脏、肾脏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肝胆五病区团队与心内科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讨论、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和应急预案后,手术于2月6日进行。在麻醉科、手术部的全力配合和吴金术教授的指导下,王永刚、张凝乐等专家凭借丰富经验与精湛医术,通过精细操作,成功为患者施行再次胆道探查、胆肠内引流重建术。术中共取出结石412克,其中最大的一个重达386克。

▲取出的结石足有成人拳头大
术后,肝胆五病区医护团队积极贯彻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患者术后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并进食流质,第三天排气,并于2月19日康复出院。

▲谢爹及近期成功手术的患者集体赠送锦旗
此例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湖南省人民医院在高龄重症胆石症手术治疗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25年春节期间,肝胆五病区成功开展了多例危重症高难度手术,为护佑人民健康贡献出“肝胆湘军”的力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人民医院 梁辉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
